最近,受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國家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力度加強等諸多因素影響,中小型潤滑油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艱難,近期以來部分中小潤滑企業頻臨倒閉是為印證。
在此背景下,一小部分人選擇撤離這個行業,留下來的很多人將轉做品牌視為救命稻草。
然而,細觀這些品牌的操作手法,大多還是在繼續走以往的老路子:
1.做產品時還是在追趕潮流、什么好賣做什么;不做市場研究、沒有定位;
2.賣產品時還是以出廠為目標,只要能把貨下到渠道即可;不關注消費者、不關注銷售全過程;
3.只是把品牌當成一個商標,與產品無關聯,產品好賣就行;不把品牌與產品結合起來、不賣品牌;
4.經營關注點上還是局限在簡單的賣貨階段;不注重打造和傳播形象;
5.競爭上仍然停留在比價格、比產品推出速度、比渠道下貨能力上;逃不出價格戰和速度戰的泥沼;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難有幾家能真正走上品牌之路,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思想引發行動。操作手法的背后,是對品牌的理解。
大多數新品牌對品牌運作的理解還是停留在很膚淺的階段:以為有了一個自己的合法商標、投入一點宣傳物料或者專區專柜、或者在行業雜志做點招商廣告,自己就會成為所謂的品牌了。結果就是:產品還是原來那個產品,渠道還是原來那個渠道,經營模式也還是原來那個經營模式。很快,接下來的問題就出現了:招商難、下貨難、最后是經營難。更有甚者,“吃過三碼的虧、上過五碼的當,最后死在品牌上?!痹瓉恚放七@棵救命稻草也不是那么管用?!?/p>
HEESE漢斯潤滑油,稟承德系企業的專業和嚴謹,在中國本土化工過程中結合中國的靈活服務精神,不斷創新,研發適合中國大陸市場的質優價廉的潤滑油品,為中國工業騰飛加油!